第(2/3)页 “臣没有看护好这些师弟,罪在臣一人,请陛下处置。” 这几人里面,最令刘观无处下嘴的就是苏根生。 此人在地方兢兢业业,官声极佳,百姓无不称颂。 平日里不是在衙办公,就是到各地视察民情,也从不参与地方宴请。 将苏根生下狱后,都察院奉旨到巡抚衙门搜罗证据,可证据没找到,反而在后院看到了满院子的菜果... 偌大的巡抚衙门,谁家后院不是花花草草,假山楼阁,小桥流水? 可苏根生硬是把这种成了菜地,平日除了护卫,就只有一个老仆为伴。 值得一提的是,苏根生到此时也未曾婚娶。 少年时,他要护着苏谨不被欺负,没有闲心和闲钱找媳妇。 在凤阳时,又一心辅助苏谨做事,哪怕苏谨催了无数次,也只是笑笑不应。 后来随着苏谨官职越拜越高,一步步走到权力中枢,他却如履薄冰。 他不愿自己的婚事,成为别人结姻的筹码,对踏破门槛的媒婆视而不见。 苏谨每每问起,他却总说再等等,再等等,等一个合缘的人。 可他却始终没等到,如今已然不惑之年,却孑然一身。 都察院搜遍巡抚衙门,也没有找到苏根生的一丁点罪状,只能怏怏而返,空手而归。 可苏根生乃两江巡抚,手握生杀大权,如果想要扳倒苏谨,苏根生必须获罪。 这样清廉的官,又怎么弹? 就连都察院的这些御史,都对苏根生心生敬意,不忍污蔑。 无奈之下,他们也只能以包庇同党为由,对他进行攻讦。 “苏卿且退到一边,至于你有没有包庇之罪,朕心中自有决断。” 说完这些,朱棣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百官。 他的眼神从每一个人身上扫过,被他目光扫过的人,或坦然,或心虚,或畏惧,或若有所思。 直到视线落在刘观身上,那抹兴致渐渐变冷,黑色弥漫了瞳孔。 刘观心里一个突突,觉得事情可能即将朝着一条不可挽回的路上走去。 “刘卿所提人证,皆能证实几案不假,但朕不是偏听偏信之人,不能仅凭一面之词,就将朕的国之栋梁定了罪,然否?” “这...这个...陛下所言有理。” 他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,可却想不通陛下口中所谓的证人,又是从何而来? 第(2/3)页